2014政法干警时政热点:10月16日国内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一:
昨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时政热点二:
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在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三个方面推出十余项措施,包括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将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建设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通过减免租金、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等。意见提出,将打通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源市场,开拓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空间。据市人力社保局市场处处长董小华介绍,首先,京津冀三地将建立三方协调机制,三地的人力资源协会、主管部门等将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时政热点三:
近年来,我国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巨大,每年浪费粮食接近年总产量的6%,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中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前夕,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粮食损失浪费现象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实行粮食增产与节约减损并重的方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粮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时政热点四: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